当前位置:主页 > 实用工具 > 2008:中国企业面对绿色大考

2008-01-14

2008:中国企业面对绿色大考

没有人能够忽视,2007年,中国经济高速路上有一盏红灯闪烁。它在提醒我们,解决环境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两个指标性事件发人深思:2007年5月,太湖蓝藻污染事件让中国经济发展三架马车的长三角地区惊出一身冷汗;9月,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计划于2007年底建成通水的目标因污染已不可能实现,通水时间至少要推迟到2010年。一个是来自于并不遥远的过去,一个是关乎于十分迫近的未来。污染,已经割裂了我们的过去,更阻断了我们的未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是2008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会议强调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这一切都预示着,2008年的中国将掀起一场环保的完美风暴,而中国企业也将迎来一场绿色大考。

  绿色信贷的突破与开始

  2007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统信电路电子有限公司的2000万银行贷款被停,同批被停贷的还有另外3家。这是深圳市环保局向人民银行深圳市支行移交了37家环保违法企业信息后,银行根据“绿色信贷”政策做出的决定。停贷以后,统信公司四处筹款,投入环保整改。10月底,深圳市环保局向银行提供了统信公司的整改达标报告,贷款获得恢复。

  类似统信公司的例子在全国还有不少。他们都源自2007年7月17日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出台的《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意见要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表示,绿色信贷的作用是逼迫企业必须为环境违法行为承担经济损失。现行法律允许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罚款的额度只有10万元,这样的处罚与企业偷排结余的成本相比是杯水车薪,而绿色信贷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环保部门的执法手段。

  但是,仅将“绿色信贷”理解成节能减排的具体实施的手段显然是不够的,“绿色信贷”更是一系列环境经济制度建立的开始。这就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明确提出的一个针对环保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潘岳说,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环境经济政策包括: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用于环境基础设施的政策;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根据政策类型分,环境经济政策又包括:市场创建手段;环境税费政策;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财政激励手段;还有以生态补偿为目的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等等。

  除了资本链条,潘岳也将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制度包括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之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排污权交易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能降低污染控制的总成本,又能调动污染者治污的积极性。此外,排污权交易政策还为公众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如一些公众环保组织就可以用筹集来的资金买下若干份额排污权使其不进入市场交易,就等于为全国二氧化硫减排作了贡献。

  潘岳也认为,我国应严格限制能源产品、低附加值矿产品和野生生物资源的出口,并对此开征环境补偿费,逐步取消‘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必要时开征出口关税。另一个方面是控制进口,应强化废物进口监管,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低环境污染的废旧钢铁和废旧有色金属进口;征收大排气量汽车进口的环境税费;积极推进国内的绿色标识认证。“为此,环保总局愿主动配合商务部、财政部的工作。”

  绿色采购的机遇与压力

  2008年1月1日,《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新一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在全国范围施行。此前,这份由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发布的意见和清单已经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中央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率先推行。

  政府的绿色采购给供应商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也给供应商增加了无情的竞争压力。

  对环境标志产品来说,其节能环保功能牵涉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政府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就是对环境标志产品的市场消费起了一种积极引导和“拉动”作用。

  据介绍,政府绿色采购将对环保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必要时,还可适时进行调整补充,也可以予以清退或除名。“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并不是一经公布就长期有效的,财政部及国家环保总局还将根据政府采购的实际需要,扩大或调整环境标志产品的政府采购范围,及时补充合格的环境标志产品,并予以公开发布,同时,对一些“目录”中的环境标志产品,如果其有效期已到,或其产品质量下降,达不到节能环保的需求等,那么,有关部门就可以及时地对其进行清理,以保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目录”的权威性、质量性和指导性,这就给在“册”的环境标志产品增加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的压力,以持续保住其技术优势而不至于被淘汰。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近日明确提出了2008年政府采购工作的新任务,他说,近年来,围绕落实“十一五”计划及节能减排方案,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要求,建立了政府采购信息产品安全审查机制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等多项制度,调整扩大了“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政府优先采购的环境标志产品从首批清单的865种产品扩大到2823种产品。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推进,发挥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功能和市场导向作用成为其创新的重点。据悉,在节能减排方面,2008年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和强制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水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新机制。

  绿色制造的成本与效益2007年3月1日,首个中国版RoHS指令———《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核心内容是对铅、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物质和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剂等6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办法规定:进入国内市场的10类共1800多种电子信息产品,必须向消费者明示产品中是否含有这6类物质或含有的名称和含量、环保使用期限,以及可否回收利用等信息。

  11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宣布,一款三洋微波炉及一款诺亚舟学习机被指没有按照要求执行环保标示标明,且产品中部分零部件的重金属超标,相关产品立即从市场下架。这是中国版RoHS首次发挥威力。

  随后,据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透露,中国版WEEE指令目前也正在加紧制定中,该标准将会涉及电子垃圾多元化的回收和集中的处理、生产者的责任,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政府和社会都对回收处理进行监督。

  中国版RoHS的实施与中国版WEEE的加紧制定显示,绿色制造已成为中国产业发展共识。

  事实上,绿色制造并非一两项生产指令和标准那么简单,专家指出,绿色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研发、设计、管理、生产、包装、营销各个环节。

  绿色研发与设计是绿色制造的基础,在产品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给产品命名和选择品牌时,要符合绿色标志的要求;绿色管理是绿色制造的手段,相关企业应积极争取环境认证,特别是IS014000认证;绿色包装是绿色制造的形象,在包装设计、包装材料、包装风格、包装策略、包装文字上,应力求树立良好的绿色制造形象;绿色营销是绿色制造的引擎,应选择具有绿色信誉的中间商,加强渠道成员的绿色观念教育;尽可能缩短销售渠道等,逐步建立绿色产品的流通网络,同时注意这些网络与网点的“绿色包装”。

  专家也表示,改变中国制造的低价模式,绿色制造或许正是一种机遇。一般来说,消费者会认同绿色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在国际市场上,绿色价格主要实行新产品定价策略,在同类产品价格的基础上确定一定的加价率。专家建议企业应注意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提高中国制造的绿色经济效益。